「阿罩霧」是台中霧峰的舊地名,來自平埔族用語「Ataabu」音譯,後來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期間,巡視到此地,覺得地名不雅,才改稱為「霧峰」。
早期林家花園為第一代主人林文欽先生為安養其母親羅太夫人而建造,目前位於明台高中的萊園,是座孝親之園,早期園中有12景,五桂樓為其最重要建築,據考證,五桂樓最早建於1887年,初稱「步蟾閣」,是閩南梢燕尾格局的兩層木造建築,一樓為客廳,二樓為羅太夫人起居室。
林家第二代主人林獻堂先生為發揚萊園精神的主角,1905年再次修建五桂樓,成為中西合璧式的風格建築,一樓為紅磚,具巴洛克式圓拱造型,二樓是木造建築,屋頂為傳統硬山型式頂,同時擁有西洋風及台灣味。而日治時期五桂樓更是櫟社詩人們吟詩唱和的聚會所、文化協會裡「夏季學校」的上課處、更是「一新會」、「一新義塾」的活動場域,是林先生聚首台灣精英、保留漢文化的重地。
霧峰林家花園921大地震近幾全倒,經過十年的努力研究與堅持,霧峰林家花園得到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的支持與協助,終於可以修築萊園的五桂樓,修築的同時也聘任傳統大木匠師賴麒麟與雕刻師曹仁生、水泥匠師施坤益一同合作,採用台灣千年檜木與手工磚等珍貴建材,以現代科技和傳統工法修建五桂樓,目標再恢復1905年的風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